美国通胀创四年新低,反弹风险仍存
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2.3%,为自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低于预期的2.4%。核心CPI同比增长2.8%,为近四年来的最低增速。整体通胀形势继续降温。尽管如此,华尔街分析师们仍然预计,特朗普关税政策所驱动的价格大幅上涨趋势将在未来几个月变得更加明显。如何看待这份通胀数据,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对未来几个月的通胀走势又有怎样的判断?我们来连线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
关税传导效应未充分显现
白雪:4 月,美国通胀数据继续降温。一方面,2024 年同期基数较高;另一方面,4 月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受此影响,4 月通胀数据相对较低。
实际上,4 月的通胀数据中,关税传导效应已初步显现。例如,部分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如家电、体育用品、床上用品等,价格环比涨幅扩大。然而,这种传导效应并不充分,这主要是由于美国企业在关税政策实施后出现了抢进口和囤库存的现象。进口商通过消耗库存或暂时不提高价格向消费者传导,导致关税冲击在 4 月的 CPI 数据中并未充分显现。
美通胀下行趋势仍可能逆转
白雪:从后续走势看,5 月 12 日,中美在日内瓦的经贸会谈取得进展,这有望暂时缓解美国的通胀压力。再加上短期内国际油价持续低位震荡,以及住房通胀回落等因素,美国通胀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但我们认为,后期关税政策仍会对通胀形成上行压力,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前期关税变动的滞后影响可能在未来数月内加强,主要冲击商品通胀。4 月初以来的高关税对 4 月底以来美国商品进口构成拖累。结合美国零售商库存的 5 至 7 周缓冲期以及约1个月的跨国海运时间,关税对美国国内通胀的影响预计在6 月左右将明显显现。此外,4 月曼海姆二手车价格指数环比上升,表明随着关税对价格的冲击逐渐显现,美国商品价格后续可能面临显著上行压力。
第二,美国实际平均关税税率仍处于约 18% 的高位,这意味着与关税战前相比,美国企业的进口成本增加,使得后续通胀存在上行风险。
特朗普多次向美联储施压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呼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低利率,并称鲍威尔“总是迟到”。但美联储方面依旧保持谨慎,官员们在近期表态中持续释放维系当前利率的信号;市场对年内降息的押注也有所降温。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怎么看这一博弈?在当前经济背景下,美联储的谨慎主要基于哪些考量,会不会真的行动过慢?我们来听听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怎么说。
美国财政面临巨大偿债压力
李徽徽:美国财政当前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2025年美国政府将有超过7万亿美元的国债到期,财政部需大规模“借新还旧”。在高利率环境下,这将显著抬高融资成本,压缩财政空间,甚至可能引发信评机构的进一步降级。特朗普希望通过施压降息,降低新债利率成本,为庞大的财政赤字“续命”。这一意图虽不言明,却是施压背后真正的“财政动机”。
美联储仍在权衡代价
李徽徽:鲍威尔之所以谨慎,不是因反应迟钝,而是权衡代价。尽管通胀数据有所回落,核心CPI仍在2.8%左右,服务价格僵化未解。贸然降息不仅可能引发第二轮通胀反弹,还可能导致通胀预期再度失控。
更重要的是,美联储若屈从于行政压力,将严重动摇其作为全球金融锚的独立性。一旦市场开始怀疑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受控于政治周期,将导致美元资产溢价丧失,资本外逃、利率波动、金融条件失控等连锁风险将不可控。
鲍威尔也是在通过维持较高利率向白宫施加反向压力,意在传递一个清晰信号:如果政府继续推高赤字、推动逆周期财政扩张,美联储将不会配合其“宽松兜底”的预期。
美联储再三犹豫或错失“软着陆”窗口
李徽徽: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美联储的反应确实偏慢。虽然通胀数据有所缓解,但美国经济已出现放缓迹象:消费增长疲软、制造业PMI低迷、商业投资信心下降,而高利率持续压制房地产与信贷市场。在全球货币政策普遍转向宽松的背景下,美联储若仍拘泥于通胀滞后数据,可能错失“软着陆”窗口,反而加剧经济下行风险。
如何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通胀数据公布当天,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下跌0.64%,标普500指数上涨0.72%,纳指涨1.61%。在通胀回落、美联储谨慎、政策前景仍不明朗的背景下应重点关注哪些经济数据或政策信号?对投资者有何建议?一起来听听渣打中国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的分析。
债券市场表现显示担忧情绪缓和
王昕杰:美联储在上周的议息会议当中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排除了预先降息的可能性,表示出失业率和通胀双双上升的风险已经增加。鲍威尔的言论虽然强硬,但市场的反应仍有一些出入。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早些时候曾经因为四月份的就业市场报告强于预期,出现了反弹到4.3%以上。但后续又没有继续往上,反而在鲍威尔发表谈话之后出现回跌的情况。债券市场的反应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市场上的担忧出现了缓和。当然,缓和一部分也因为中美的关税谈判取得进展。
所以,宏观数据虽然会左右政策利率的变动,但更多是市场情绪层面上的反应,对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影响会更直接一些。我们看到在短期之内,长债的收益率会继续受到经济数据的影响。
投资人可增持发达市场政府债
王昕杰:未来,美联储应该会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降息,预计是下半年降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我们预期在降息的背景下,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会回落到4%至4.25%的区间。
我们认为,现在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水平,事实上对于投资人增持发达市场的政府债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点。如果你认为目前的国债收益率不能够满足你的收益预期,当然也可以增加一定的公司债,或者我们更看好的另外一个方向是美国的资产证券抵押的债券(MBS)的部分,收益率将更高,而且与政府债有比较高的相关性,也就意味着在降息的过程中,相关资产会受到收益率下行而出现资产价格上涨的投资机会。
- 上一篇:通胀放缓并未让美元完全“退场”,英镑能否借机走强?
- 下一篇:没有了